作为知识分类体系,学科发展遵循知识本身起步、发展和提高的规律;作为承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国际交流等功能的综合平台,学科发展与行业企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溯源学科建构的逻辑起点
世界一流大学皆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这是建设学科的逻辑起点。我国行业大学长期服务于石油、地质、矿业、电力、农林、水利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鲜明的学科特色始终与国家工业发展同向同行。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学校诞生于国民经济体系初创之时,伴随石油行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单一产业链到现代能源企业,学校走过了从石油单科型到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再到向多元化能源大学不断拓展的历程;学校的学科发展由“专”到“精”、由“单一”到“多元”,呈现出极强的延展性,满足了不同时期能源行业需求,经过长期积淀,优势学科已具备冲刺世界一流的实力。
(二)找准学科建构的坐标方位
发展坐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和指引,找准发展坐标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目标任务看,石油作为战略物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来一段时期内,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居绝对主导;以高效、清洁、多元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正加快推进,非常规油气、深层、深海快速发展,为学校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开展新兴能源领域专业学科布局和学术探索提出了新命题。
从问题挑战看,学校学科建设还要在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一是学科还较为单一。主干学科“高峰”态势明显,基础和支撑学科尚未形成“高原”,不利于学科间交叉融合。二是学科拓展度不够。当行业处于低谷或转型期时,特色转化为优势的能力不足。三是竞争日益加剧。与国际同类高校、国内综合性大学的竞争更加激烈,与行业企业的竞合关系更为复杂。
(一)需求与耦合:明晰建设理念
学科布局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学使命、外部需求与内在实力,这些因素的“耦合”形成关于学科发展重点的最终决定。要遵循学科规律,立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着眼行业科技前沿,科学建设学科。
统筹分与合。目前学科发展处于“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阶段,必须以“分”深化提质、以“合”协同攻关,建立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有机统一体,持续提升学科质量、凝练学科优势。
统筹深与广。行业企业是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和终端,与之合作的广度影响高校办学职能的充分发挥,与之合作的深度影响高校的优势保持。必须强化学科建设辐射作用,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贡献行业。
统筹硬与软。世界一流学科不仅体现在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术成果、一流师资等硬实力,也需要一流文化、一流管理等软实力作为支撑。高校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创造和谐包容的学术环境,为涵养良好学科生态提供优质土壤。
实施分类提升。在学科生态中,不同学科以不同生态位错位互补,针对不同学科要实施不同建设策略,使优势学科引领作用、主干学科砥柱作用、支撑学科奠基作用、特色学科标志作用协调、良性发展。
学校立足国家油气工业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清洁能源发展需求,通过“强优、拓新、创一流”分类施策,以工带理、以理强工,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实施攀登计划,促进优势、主干学科持续升级,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实施培育计划,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新型交叉学科快速成长;实施提升计划,补齐发展“短板”促进支撑学科和基础学科融入学校学科群建设主流。学校以2个国内领先、具有突出优势和明显特色的学科为基础,融合油气产业链下游具有显著优势的1个油气转化科学与工程领域,着力交叉创新若干(X)以地热能、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氢能和电池以及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建设“油气与科学工程”学科群(2+1+X),强化学校在能源油气领域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了一流学科引领、基础学科、支撑学科、特色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
聚焦特色发展。行业特色铸就学科特色,聚焦特色必须深化校企合作。要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双方合作契合点,提升合作层次,不断拓展学科建设外延,强化学科特色内涵。知企业所需,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卡脖子”的关键性核心技术上加大供给力度;用企业所长,在实践基地、前沿技术上深化合作;补企业所短,在基础学科和前瞻性学科的培育、交叉、发展上强化攻关力度。
学校实施“教育合作框架+人才培养+项目支撑”的运作模式,主动对接产业升级,促进产学研用一体贯通。积极促成教育部与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共建学校,为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办学提供体制保障;在行业上中下游全部产业领域均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兼具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建立了由三分之一以上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各个层面回应企业需求。2019年,学校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油气和新能源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领域,以及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高强度、长周期合作,探索建立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综合改革特区。
交叉融合突破。学科交叉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学科建设是“爬楼梯”的过程,不能简单靠一次性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坐电梯”实现。尤其是行业特色型高校规模和体量相对较小、资源有限,更需要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协同作用,内部挖潜集约增效,实现新兴交叉学科边培育边发展。
学校通过两种方式促进交叉融合:一是按照“分阶段培育、先研究院后学院”的模式,在非常规油气、海洋工程、新能源等方面挖掘新兴交叉学科潜力,成立五个研究院,研究院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经过10年左右培育期,发展成熟后整合为新学院,进一步优化学科资源、学术研究、学科平台以及育人资源。二是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学院间壁垒,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对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和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和学科基础,按照“高起点、高层次、小实体、大平台”的思路,聚焦全校优质资源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短期内通过“特色学科+人工智能”的方式抢占学科制高点,长期将通过“人工智能+特色学科”的方式,增加学校发展的新动力。这两种方式因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顶层设计,在学科团队、创新基础、资源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均极大地促进了新兴交叉学科快速健康发展,进而提升了学科体系的整体效能。
一是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在大科学时代,学科间前沿性、综合性的研究合作随处可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学科名录,或在部分高校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为交叉学科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二是学校层面要对标对世界一流。因学科特殊性,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难有机会与国内一流综合大学同台竞技;因行业领军地位,其在国内同学科领域也鲜有竞争对手。学校要主动对标世界一流,更加注重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在人才引进、师资交流、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设置专门项目,持续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尽快完成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三是学科层面要激发内生动力。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系统理论体系,但并非一成不变。学科的发展需要兼顾知识逻辑和社会需求,只有微观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中观上不断强化交叉融合,宏观上立足国家能源战略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才能不断推进学科群落的结构和种类由简单到复杂,进而形成功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迭代的优势学科集群。
作者简介:
张来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