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参考 > 正文
资讯参考
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
来源:陈鹏   发布时间:2014-12-09   浏览次数:

一、以协同创新视域审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内部培养过程和外部培养生态。在协同创新视域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一是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协同尤其是产业界的协同,使培养生态从高校内部向外部延伸。二是多中心、多部门共同作用在人才培养中,使培养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最明显的是跨学科培养、交叉学科培养、多导师联合培养、产学研结合培养、国际合作培养等成为可能。协同创新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要作用于培养过程中,落实为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应有“协同”、“合作”的理念;第二,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多元的;第三,其培养过程应是多样的;第四,培养制度应是柔性的。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重构与选择

()创新人才培养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要求和具体型态

(1)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要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科学研究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2)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型态。校校、校所、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是指具有不同优势学科的高校与高校之间、具有理论研究优势的高校与具有科研能力和科研团队优势的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

()协同创新视域下人才培养的模式的重构与选择

(1)多样化是协同创新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

(2)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建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相融合机制。建立人才培养的联盟机制。如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高水平而密切合作的团队、优越的科研条件、相当的投入等等。建立人才培养的引导和问责机制。职责分明、

奖惩得当是合作应注意的重要问题。建立综合化的评价机制。应将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其考核评价体系,而不是单纯以研究成果作为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