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参考 > 正文
资讯参考
发扬传统 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关于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3-31   浏览次数:
发扬传统  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关于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200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中国人民大学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和相关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与我们亲切交谈并指出,人民大学是很有特色的学校,要发扬自己的传统;办大学大家不要都办成一个样子,要办出特色,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和办出水平是统一的,办出特色才能有高水平,办出水平才能有特色。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人民大学在新时期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而且对新时期高等教育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的集中体现,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一、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丰富内涵和辩证关系
    要切实贯彻落实“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首先就要深刻理解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丰富内涵,正确把握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之间的辩证关系。
    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独特的本质内涵,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社会公认的且优良的办学特征,具有独占性、特有性和优势性。办学特色的形成,与高校的办学定位及其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文化交流等职能是密切相关的。从广义上讲,办学传统也属于办学特色的范畴。
    具体来说,办学特色至少体现在以下五个主要方面:一是学科结构特色。这是一所大学形成其办学特色的最基本、最突出、最直接的因素,决定着学校在哪些领域发挥自己的职能,也决定着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特色。在学科领域相似的情况下,不同的学校也可因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和培养模式而形成各自的特色。三是社会服务的地域和领域特色。不同的学校由于管理体制、办学历史和学科特点不同,其人才培养的走向和社会服务的面向也会因空间、地域和社会领域的不同而形成各自的特色。四是办学传统的特色。不同的学校因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发展轨迹和历史积淀而形成各自的特色。五是校园文化特色。不同的学校既有不同的硬环境,如校园建筑、设施和风物,也有不同的软环境,如学风、教风和校风,从而形成各自的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办学特色并不简单地等于“人无我有”,不等于单纯的填补学科专业的空白。办学特色不仅在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比较,更多的在于不同学校同一学科专业之间的比较,强调各自专业之间有自身明确、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术发展方向。同时,办学特色也是长期坚持的结果。一所大学在形成自己办学特色的过程中,需要有决心、有定力,不为各种评比排行所动摇,不被各种市场利益因素所诱导,始终坚持自身明确的办学方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只有这样才能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不断丰富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
    办学水平是一所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文化交流等职能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也体现为一所高校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不仅包括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包括科学研究的质量、社会服务质量和国际文化交流的质量,而且还包括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良好的制度环境、校园环境和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以及优良的学风和校风。总之,办学水平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标准和要求。
    办学特色与办学水平是密切联系、相得益彰、辩证统一的。办学特色是办学水平的集中概括和综合体现,是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而自然形成的结果。只有一所学校的优势、实力和竞争力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这所学校的特色才能形成。同样,一所学校只有科学定位,强化特色,突出优势,走特色办学、特色强校之路,才能真正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低水平、低质量的办学实践不会形成特色;没有特色的发展也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更难以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正是从这样的辩证关系出发,胡总书记指出,“办出特色与办出水平是统一的”。这对高等教育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趋同化现象,即发展目标、学科结构趋同。很多高校在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结构与方式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千校一面”的现象。特别应该强调的是,研究型大学、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可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创一流,而不是有了专科就要升本科,有了本科教育就要办研究生教育,千篇一律地建设研究型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这种发展思路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
    二、中国人民大学发扬光荣传统,以特色提升水平,以水平强化特色,走出了一条特色强校、内涵提高、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发扬光荣传统,立足科学定位
建校70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光荣的办学传统,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名高水平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和“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我们将学校的光荣传统和70多年积累的人大精神总结、概括为“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八个字,也就是始终保持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是新时期对人大传统和人大精神的新的提炼和阐释,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的广泛认同,成为学校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量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如何把这样一所具有悠久历史、深厚积淀和光荣传统的大学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长久思考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规划了学校的发展框架和发展路径,初步回答了办一个什么样的人民大学,怎样办好人民大学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定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定位;第二是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定位;第三是在现有条件下,研究生与本科生适当规模和合理比例的规模定位(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大体控制在1:1的水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万人左右);第四是现阶段以周边拓展与校园置换相结合拓展办学空间的空间定位;第五是始终培养人民共和国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层面领袖人才,也就是“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定位。这五大定位的提出,既符合中国人民大学自身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又符合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正是在这种科学定位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初走上了一条“特色强校、内涵提高、质量第一”的发展道路。
   (二)狠抓学科建设,彰显办学水平
学科结构特色是办学特色中最基本、最突出、最直接的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在自身长期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科结构特色和优势,在人文社会科学多个学科领域做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我们认识到,这样的学科优势就是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因而进入新世纪,我们在继续保持这样特色的同时,也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强化了这一特色。我们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不放,按照“三个意识”(即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特色意识’’、我国人文社会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基地的“基地意识”、中国一流并力争跻身世界一流的“一流意识”)、“一个体系”(即“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体系)的整体思路,同时制定“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发展社会应用学科,扶持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工作方针,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大能力建设的强度,同时坚决而稳妥地整合校内资源,使重点学科、特色学科进一步凸显,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实力,我校创新国学教育,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国学院,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国学院在构建学科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打造科研学术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刘延东同志的高度评价。宋平同志对此也给予高度肯定,他说,“人民大学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不一定老跟清华、北大比。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教学,人民大学有基础,有实力,有优势。再一个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这是大好事。这大概是人民大学的最大的特色。”
    在发展精干的理工科方面,我们没有贪大求全,而是按照“有基础、相关联,高起点、入主流、力争高水平”的方针进行学科建设。理工科的发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和兄弟院校的充分肯定。
    同时。我们狠抓队伍建设,既适度扩大规模,又重点抓结构,抓梯队,抓学术水准,抓师德、师风,使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教师平均年龄下降到42.5岁,50岁以下教授比例达到52.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3.4%,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良好师德师风得到进一步弘扬。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跟风、赶潮,而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强调高起点、高水平,狠抓学科建设,强化学科优势,从而使得办学水平不断攀升,在多项评估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第三轮国家重点学科评比中,人民大学拥有8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名全国第一。在教育部刚刚公布的2007—2009年全国81个一级学科排名中,人民大学7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高校居第三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居全国高校首位。7个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占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21个学科的三分之一,占我校l4个据有博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总数的5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人民大学办学在水平方面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围绕教学科研,凝炼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中心工作。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的。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紧紧抓住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工作,不断探索、实践、提升,逐步凝练出继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适应学校实际情况的办学特色。
    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我们形成了“12333”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大特色。“1”是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2”是坚持研究型教学、实践型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相辅相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第一个“3”是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的教育和训练,第二个“3”是坚持不懈地加强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三项建设”,第三个“3”是不断注意解决教师精力、领导精力、经费投入“三不足”的问题。这一本科教学中的“12333”思路,有力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升。近年来,为进一步从根本上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又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所有这些,既保证了人大毕业生一般说来都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务实作风和很强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我们的优秀教学成果也不断涌现:2005年,在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中,人民大学共获得5项国家级一等奖(其中独立完成或牵头完成的2项,参与完成的3项),10项国家级二等奖(其中独立完成的8项,牵头完成的1项,参与完成的1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我们制定并遵循了“适度规模、改善结构、完善机制、提高质量、提升国际性”的工作方针,并实施了培养机制改革、“主文献制度”、“导师组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保证机制,研究生培养取得显著成绩。在连续十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当中,人民大学共有24篇论文入选,占全国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的1/7强,位居全国第一位。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始终把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始终坚持把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优势,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作为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积极发挥“智囊”、“思想库”的作用。人民大学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海外孔子学院和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等特大、重大项目。我们的“三大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发展报告、社会发展报告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和“三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发布、中国发展指数发布和中国创新指数发布)已经成为海内外非常有影响的品牌。
    近年来学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也逐年增加,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人民大学论文数量从2004年以来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位。2001年到2008年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70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种纵向和横向项目5552项,获得经费6亿多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位。2008年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连续第六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竞标以较大优势获得全国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与其他五所院校并列第一。
    (四)软件硬件并举,营造宁静校园
    校园文化特色是办学特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提出营造“宁静校园”的主张,软件和硬件并举,积极建设并努力维护一种宁静致远的大学校园氛围,使“宁静校园”成为人民大学的一种境界、一种状态、一种基本格调。
    在软件建设方面,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和学风校风建设,按照“三级架构、两级管理”原则,理顺校、院、系等组织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当前条件下尽可能的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自由探索,体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努力营造“教师重教,学生向学,宁静圣洁,自由和谐"的良好的校风学风,提倡追求学术,追求理想,不跟风,不趋同,不逢迎,不媚俗,不浮躁,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学校运转较好地实现了校令畅通、反映灵敏、运转规范、效率较高的要求。
    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狠抓校园建设,一方面以空前规模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前所未有的建设规模进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以来房屋竣工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大大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教学科研行政用房比2000年增长2倍;另一方面,将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与拓展学校办学空间相结合,3000余户教职工通过置换政策喜迁校外新居,附小、幼儿园也随迁校外,学校总计收回、腾退房屋近11万平方米,新增办学土地240余亩,比2000年教学用地增长48%。几代人大人梦寐以求的“教授每人一间工作室,副教授两人一间工作室”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数字人大”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学校地下管网建设、实验室建设、公共教室多媒体化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都得到迅速发展,一个“绿化、美化、数字化、人文化、节能化”的校园环境初具规模。
    人民大学新世纪以来坚持上述发扬光荣传统,以特色提升水平,以水平强化特色,走出了一条特色强校、内涵提高、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之路。实践充分证明,我们所坚持的道路是经过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定位合理、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正是因为坚持了这样的科学发展道路,学校才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声誉,也始终保持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领先地位,较好地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较好地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指示精神。2008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考察学校,出席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复校30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人民大学七十年发展的光辉历程以及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高度评价学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希望“人民大学认清肩负的使命,按照十七大精神的要求,通过改革创新努力使学校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示范区,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验田,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排头兵”,刘延东同志的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指明了我们的方向。
    三、营造有利于高校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宏观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发展,核心在提高质量,难点在如何科学发展。高校要真正能够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政府和社会营造一个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只有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1.在评价和评估制度上,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利于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操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变单一的评估导向为多元的评估导向,建立政策引导与高校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制度保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切实落实分类指导,切实引导各高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明确优势、突出特色,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对高校发展真正的推动力。
  特别要反对按照理工科(或者是工科)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来评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种排行榜和评估体系,这种导向不利于具有人文气息和意识形态属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可能会将高校引向盲目发展的歧途。
    2.在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设计上,应体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比如院士制度,三大国家级的奖励,都只在理工科领域实施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这种对人文社会科学制度性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对待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将会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在国家财政经费投入方面,建立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拨款机制,对于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或学校,应给予正常拨款之外的特别经费支持。
    4.在充分保证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的设置应依法加强宏观管理。对于盲目升格、盲目设置学科专业的学校应加强监管、检查乃至惩戒,改变高校学科专业趋同化的现象。
    5.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提倡教育家办学,尊重教育家办学。
    (本文选自教育部直属高校第l9次咨询会议交流材料)